双节快乐的祝福语朋友圈,双节快乐祝福语范本
0
2023-06-06
原标题:第五届连云港论坛,欢迎您!
相约西游圣地,共促安全发展。
合作促安全,安全保发展。
浩荡东风起,正是扬帆时。
第五届连云港论坛欢迎您的到来,让我们集智共商、凝聚共识,创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圆普遍安全梦、共同繁荣梦。
《连云港论坛欢迎您》
着力深化“放管服”改革
深入推进“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将危险货物道路运输除外的货运经营者分公司设立备案纳入工商营业执照办理环节,进一步减少办理手续。深化“先照后证”登记改革,对于从事“普通货物运输”的企业,先行办理工商登记,在登记环节切实履行“双告知”义务,通过并联“事中事后监管信息平台”向审批部门推送涉审企业信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快推进简化快递企业设立分支机构备案手续,完善末端网点备案制度。
完善证照管理和车辆检验检测制度。加快制定公路、水路运输证件管理工作规范,优化服务流程,推进年审结果签注网上办理。加快创新普通货运车辆省内异地年审,于2018年8月底前,实现普通货运车辆省内异地年审。加快推进取消网络查询可确认的危险货物道路运输驾驶员异地从业资格证转籍要求。推进普通货运车辆安全技术检验、综合性能检测和环保检测结果互认,杜绝重复检测、重复收费,创新推动安检、综检和环检“三站合一”。(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连云港海关、连云港海事局、市质监局、市环保局)
优化道路通行及运输管理环境。科学合理设置公路超限检测站。依据法律法规,抓紧制定公路货运、水路运输处罚事项清单,明确处罚标准并向社会公布。加强重点货运源头监管,强化落实省公路超限超载处罚实施细则,落实“一超四罚”措施,严格货运车辆、船舶执法程序,执法人员现场执法时必须持合法证件,规范使用执法记录仪等执法监督设备。
推进贸易通关便利化。深化“三互”大通关改革,着力推进联合巡航、运输工具联合登临检查、“一站式”查验,做好查验正常货物费用减免工作,推广“单一窗口”标准版主要申报业务覆盖范围,大力推进船舶“单一窗口”建设。全面加强电子口岸平台与各口岸和口岸管理部门的系统对接。支持内河运输企业探索开展内外贸集装箱同船运输业务。加强货物监管平台基础设施及线上平台搭建及融合,做大做强进出口及过境货物拼箱业务。(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港口局、连云港海关、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连云港海事局)
切实推进降税清费工作
优化车辆通行收费。贯彻落实高速公路分时段差异化收费方案。全面推广货车使用电子收费系统(ETC)非现金支付方式。
降低水路运输收费。全面清理涉及水运的各类收费,规范过闸费等收费项目。对集装箱货运船舶过交通船闸、水利船闸免收过闸费。优化水运“ETC”收费系统建设,创新水运“ETC”使用优惠收费。
做好公路水路通行费等营改增相关工作。创新落实收费公路通行费增值税发票开具工作实施方案,做到应抵尽抵。
加大物流领域收费清理力度。全面清理口岸各类收费,规范收费项目,免除查验没有问题外贸企业的吊装、移位、仓储等费用,降低集装箱进出口环节合规成本。
提升枢纽通道物流服务能力
构建高速通达的高铁网络。打通沿海方向通道,建成连盐铁路、连青铁路,形成南联长三角、北接环渤海的沿海铁路运输大通道。打通陆桥方向通道,建成连徐高铁,充分释放既有陇海铁路运能,提升陆桥方向铁路货运能力。打通鲁南方向通道,加快推进连临铁路货运线前期研究,拓展沿海港口面向鲁中南地区的海运货源腹地。(责任单位:市铁路办、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委)
构建互联互通的干线公路网。加快推进长深高速公路连淮段扩建工程,提升我市至南京、淮安方向高速公路通行能力。(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委)
构建通江达海的内河航道网。围绕一体两翼组合大港建设,加快建设内河疏港干线航道,大力发展江海河联运。打通入江航道,建成灌河西段航道整治工程,打通连申线(连云港至上海)内河水运通道,实现我市沿海港口与长江的连通,推动江海联运。加快打通徐宿连航道,实现港区向西与京杭运河连通,发展海河联运。(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港口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委)
构建开放高效的航空运输网。加快推动通用航空发展,编制完成《连云港市通用机场布局规划》,鼓励引导各县区抢抓通用航空发展机遇,加快规划建设通用机场,发展通用航空运营服务,延伸发展通用航空产业。
强化打造重点物流枢纽。着力推进连云港“一体两翼”组合大港功能布局。(责任单位:市港口局、上合物流园管委会、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经信委)
加快完善物流集疏运体系。围绕“一体两翼”港口和重大物流园区集疏运需求,加快构建完善与之功能匹配的集疏运体系。加快推进长深高速至连云港区高速公路连接线建设,实现大港路沿线“客货分离”,提升主体港区集疏运能力;加快509省道至徐圩港区和401省道、402省道、245省道至赣榆港区等出港公路建设,完善两翼港区集疏运路网,打通公路运输“最后一公里”。依托连申线和徐宿连航道,积极构建“一港四线”海河联运格局,打通苏北地区、鲁南地区、豫东地区、皖北地区“借港出海”大通道,畅通内河“最后一公里”。
提升铁路物流服务水平。充分发挥铁路长距离干线运输优势。加快推进铁路物流基地建设,重点推动解决铁路运输“最后一公里”问题。大力发展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统筹布局铁路集装箱办理站和还箱点,加快形成点、线、网相互协调、技术设备先进、功能完善的铁路集装箱运输网络。支持铁路运输企业与港口、园区、大型制造企业、物流企业等开展合资合作开行货物列车,积极推动港口、园区铁路自备线资源开放共享。加快发展高铁快运物流和电商快递班列。鼓励企业自备载运工具的共管共用,提高企业自备载运工具的运用效率。大力推进物联网、无线射频识别(RFID)等信息技术在铁路物流服务中的应用。
推进中欧班列集约化发展。推进中欧班列发展,到2020年日均运输达到6.贯彻落实《江苏省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实施方案(2017-2020)》,加快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便捷高效、安全畅通的中欧班列综合服务体系。推进中欧班列运营模式创新,形成沿途加挂、分拨的联运机制。
大力发展智慧物流
推动物流数据开发共享。加强物流信息资源整合,推动跨地区、跨行业物流信息互联共享,推进各物流园区之间实现信息联通兼容。
加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加快物流业与互联网融合。落实《江苏省企业互联网化提升计划》,推动物流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应用和互联网化提升。(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
推广应用高效便捷物流新模式。推进实施“互联网+高效物流”,大力发展“互联网+”车货匹配、“互联网+”运力优化、“互联网+”运输协同、“互联网+”仓储交易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推进重点船闸内河船舶智能过闸、调度、排挡系统的开通运行。(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经信委、市发改委)
加强物流技术装备研发与应用。加快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开发及推广,推进运输、仓储、装卸、包装、配送等物流环节的智能化建设。加快推进关键物流技术装备产业化进程,加强物流机器人、自动分拣设备等智能化物流装备的研发创新和推广应用。支持鼓励科技型中小物流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申报与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提升物流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支持具备条件的物流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支持物流龙头企业依托自身优势建设电子商务类众创空间、孵化器等载体平台,提供专业化、集约化的创新创业孵化服务。(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科技局)
推进制造业供应链应用创新
推进供应链创新和应用示范。适应现代产业柔性、智能、精细发展要求,提升制造业供应链管理的精益化、定制化、一体化水平。(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商务局、市发改委)
提升制造业物流管理水平。对接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大力支持提供精细化、定制化、一体化服务的第三方物流发展,提高面向线上线下双重渠道的供应链整合能力。依托特色产业集群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建设与制造业配套衔接的公共外库等仓储配送设施。鼓励大型生产制造企业开放自营物流系统,面向社会提供公共物流服务。鼓励快递企业全面服务制造企业,提供精准、便利的个性化服务。积极开展制造业物流成本核算与对标,引导企业对物流成本进行精细化管理,提高制造业物流管理水平。
加快城乡物流网络建设
大力发展共同配送。开展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通过科学布局、整合资源、完善机制,加强网络构建、模式创新、技术应用、共享协同,推进城乡配送网络化、集约化、标准化,进一步完善城市共同配送体系。推进城乡配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积极推广“货的”、“定制化配送公交”等新型末端配送模式。
完善配送网络节点。统筹规划建设一批开放共享、干线运输与城乡配送有效衔接的共同配送中心。整合利用城市商业网点、快递网点、社区服务机构等设施资源,建设公共末端配送网点。加强配送车辆停靠作业管理,合理规划配送车辆临时泊位。
加快农村物流设施建设。利用益农信息社现有网络,叠加快递服务功能,实现快递下乡;通过落实电商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实现村村通快递目标。
加强物流标准化建设
建立健全物流标准化体系。加快物流信息标准、服务标准和管理标准的研究、制定与推广。支持仓储设施、转运设施、运输工具、停靠和装卸站点的标准化建设和改造,推动条形码、RFID等物流技术及智慧物流信息标准化建设。推广应用电子运单、电子仓单、电子面单等电子化单证。积极推动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标准化建设。
加强物流装载单元化建设。加强物流标准的配套衔接。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制造企业、标准托盘运营企业、物流园区、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标准托盘(1200mm×1000mm)及包装基础模数(600mm×400mm)的应用推广及循环利用,促进包装箱、周转箱、集装箱等上下游设施设备的标准化,推动标准装载单元器具的循环共用,做好与相关运输工具的衔接。鼓励推广使用共享快递盒。
推进运输工具标准化集装化。推进货运车型标准化,推广使用中置轴汽车列车、厢式货车等专用货车,促进货运车辆标准化、轻量化。适时启动不合规平板半挂车等车型治理工作,分阶段有序推进车型替代和分批退出,2018年8月底全面完成不合规车辆运输车更新淘汰。大力推动甩挂运输发展,培育一批甩挂运输龙头示范企业。深化推进船型标准化,加快推广内河集装箱船型、绿色环保船型。(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市经信委)
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深入推进物流园区示范工程。培育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技术水平先进、集散能力突出、用地节约集约、公共服务完善的省、市级示范物流园区和省、市级重点物流基地,推动园区(基地)在多业融合、多式联运、共同配送、智慧物流、绿色物流、公共平台等领域开展试点示范。
继续开展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推进部、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完善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动态管理工作机制,做好部、省示范工程项目运营情况动态监测工作。在建立合作机制、完善基础设施、联运信息共享、运输规则规范等方面形成试点示范,探索提供“一单制”的多式联运全程运输服务,有效推动我市多式联运运营模式和联运产品创新,提升一体化运输组织和服务效能。(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委)
开展智能仓储示范工程。(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发改委、市商务局)
强化要素保障力度
加强对物流发展的规划和用地支持。加强我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物流业发展相衔接,要综合考虑物流发展用地,统筹安排物流及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选址和布局,在综合交通枢纽、产业集聚区等物流集散地布局和完善一批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等,确保规划和物流用地落实,禁止随意变更。积极支持利用工业企业旧厂房、仓库和存量土地资源建设物流设施或提供物流服务,涉及原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或租赁的,经批准可采取协议方式办理土地有偿使用手续。研究建立重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审批绿色通道,提高审批效率。
加大对物流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支持力度。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扶持力度,特别是支撑“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建设的关键性、枢纽性物流设施建设。鼓励金融机构探索适合物流业发展特点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和融资服务方案,通过完善供应链信息系统研发,实现对供应链上下游客户的内外部信用评级、综合金融服务、系统性风险管理。支持银行依法探索扩大与物流公司的电子化系统合作。鼓励物流企业采用发行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定向工具、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拓展融资渠道。
健全物流行业信用体系。(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工商局、市发改委)
强化组织保障。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健全和完善市、县(区)、各级物流产业服务体系,形成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统筹协调的工作协调机制,高效推进全市物流业降本增效高质发展。有效建立物流业重大项目推进制度,定期汇总上报项目进度及情况分析。完善物流项目申报及评审制度,全面提升项目质量。进一步完善物流业降本增效意见实施情况的绩效考核制度。
强化人力资源保障。充分发挥我市科教人才优势,推动物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技工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校企合作共建物流实训基地和实验基地,校企双方共同培养物流专业技能人才。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提升物流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强化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物流管理能力培养,形成多层次的物流教育培训体系。(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经信委)
2018年7月19日
(此件公开发布)